「人生就如一個鐘擺,永遠在痛苦和無聊之間來回擺動。」—叔本華 (Arthur Schopenhauer)
在早一兩年,我遇到了一位令我印像深刻的人,他是王劍凡老師。中大的學生很可能都有聽過他的名字。他在中文大學教授與哲學有關的科目。我本來並不是中大的學生,但聽說他的課堂都很有啟發性。剛巧,那個學期他正在教授「旅行哲學」。熱衷旅行和思考的我便開始上了他的第一節課。然後,在那半年之間幾乎每一課也沒有缺席。
我本身對哲學沒有太多認識。王劍凡老師替我打開了通往哲學世界的大門。因為是通識課的關係,課堂的內容都很生活化,打破了我對哲學的偏見—原來哲學也可以很貼地。王劍凡老師在講台上的每一句說話,彷彿都是從自己的生活和旅行經歷中感悟出來。老師曾這樣說過:「我們可以去尋找人生的意義,但別讓尋找人生意義成為我們活著的唯一意義。」對於當時正在尋找意義的我,這句話讓我有了一點點新的想法。講台上的他是老師,講台下的他是學生們的朋友。記得他曾笑說:「我不喜歡人們稱呼我『教授』,叫我『老師』倒也無妨。」
在高中以前,我一直都住在這裏。近來再次回到這邊拍照,地方並沒有很大的改變,但心境倒是變了。童年的回憶都一下湧上心頭。
有時想要回到學生的年代。小時候一直想要長大,長大後卻想要回到童年時。或許人生真的像個鐘擺。
不妨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和Instagram,那就可以看到我的最新文章和作品了。
你是讀救恩嗎?你是讀中大哲學系?
讚讚
我不是讀救恩啊,也不是中大的學生。我只是到中大sit堂而已。
讚讚